冤假错案防范,冤狱必昭雪,错案必纠正。纠正刑事冤假错案的首要意义在于,使公众恢复对刑事司法制度的信心。
一个法官的自白:死刑复核,灵魂折磨死刑复核法官最主要的工作是看案卷。我的办公室桌上、茶几上、墙角里案卷都堆得跟小山似的。死刑案件你想想,一审到二审,案情最简单的也有十几本吧。我听说有个涉黑案案卷270多本。内勤人员推着个小平板车,把牛皮纸装着的案卷一垛一垛送到各个法官办公室。那轱辘声成天在楼里回荡。第一次可能觉得哎呀,弄点事情给我做做,弄两个来。后来,我一听那声音就头皮发麻,最好是不要来了吧。有时候我出差,内勤打电话来,说卢庭我又往你屋里推了几车,我一听就晕。成天看卷,最开始眼睛睁这么大,看到后来眯眯眯,眯成一条缝。中午食堂吃个饭,到明城墙遗址那块溜达溜达,下午回来继续看,再把眼睛看成一条缝。
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为了规范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保障党员、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则。
把好审判关口坚决防范冤假错案刑事审判事关公民的名誉、财产、自由乃至生命,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依法公正审判,防止发生冤假错案,就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是法院守护司法公平正义底线的末端,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将冤假错案堵在司法审判的大门之外,给党、给人民、给宪法和法律一个交代。
杜绝“冤假错案”,这几点要求看到了希望最近几年,“冤假错案”一词经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当中。特别是涉民营企业的冤假错案,这种案件备受一些民营企业家们的关注。因为这些都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一个涉民营企业案件的判决结果,能直接反映出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和最新政策。而最近这几年,国家开展的对涉民营企业的冤假错案大力纠错平反活动,无疑给很多民营企业家带来了希望。
公诉环节如何防止冤假错案冤假错案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极大,公诉作为刑事诉讼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预防冤假错案承担着重要职责。正因此,全国检察机关第五次公诉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必须坚决守住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地在公诉环节防止出现冤假错案,公诉部门需从转变理念、健全机制和提高素能三个方面下功夫。
如何防范冤假错案2017年10月15日,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了特别节目《法治中国说》第一季“大法官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胡云腾大法官作为主讲人,发表了《如何防范冤假错案》的演讲
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如果确有错误,如何依法“翻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可以决定再审。
预防和纠正错案是检察审前过滤功能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通过起诉裁量权和逮捕决定权对案件从实体到程序进行全方位的过滤和“质检”,发挥错案过滤器的功能。预防和纠正错案也是检察监督机能的职责所在,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本身就是对错案的预防和纠正。检察官在追诉犯罪的同时,应当充分认知其预防和纠正错案的职责,最大限度发挥检察在错案预防和纠正中的机能。
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外,应当在规定的办案场所进行;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讯问应当在看守所讯问室进行并全程同步录音或者录像。侦查机关不得以起赃、辨认等为由将犯罪嫌疑人提出看守所外进行讯问。
到底什么是冤案,假案,错案?所谓的“冤假错案”,是一种较为笼统并且高度概括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冤案”、“假案”和“错案”这三类不尽相同的案件,泛指那些对案件的事实认定错误,或者对案件的性质判断发生错误,或者政策运用和法律适用错误,最终对当事人做出错误处理的各种各样的冤案、假案和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