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指导案例、典型案例。
出借的款项来源于出借人涉嫌非吸罪赃款的,应认定民间借贷纠纷与刑事案件系属同一事实再审申请人崔炜因与被申请人宋志民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20)沪民终421号民事裁定,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服务和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典型案例坚持平等保护,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在老挝某进出口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老挝某贸易公司运输合同纠纷案中,人民法院准确把握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规则,依法确定和适用准据法判断债权转让效力。体现了人民法院正确适用冲突规范,为国际民商事交往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司法保障,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公司法定代表人将公章和个人名章交于他人保管或控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均视为赋予他人对外使用公章的权利
一审判决生效后,未上诉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是否应予受理,对于无正当理由未提起上诉且二审判决未改变一审判决对其权利义务判定的当事人,一般不应再为其提供特殊的救济机制,否则将变相鼓励或放纵不守诚信的当事人滥用再审程序,从而使得特殊程序异化为普通程序。这不仅是对诉讼权利的滥用和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也有违两审终审制的基本原则。因此,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未提起上诉且二审判决未改变一审判决对其权利义务判定的,人民法院对其再审申请依法不予受理。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某珍珠商行虽然取得进口许可,但是进口的大凤螺贝壳因脏污、有异味被鉴别为固体废物,被大鹏海关责令退运,因此该珍珠商行的行为构成违法,被大鹏海关处以罚款。人民法院依法支持海关执法行为,阻止固体废物入境,这一举措既对商家在进口货物、物品时必须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尽到审慎注意义务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也为捍卫国门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司法防线。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发布了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典型案例。该批案例覆盖了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案件类型,涉及生物医药、AI技术、网络游戏等行业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彰显了司法裁判对行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将空白合同或留有空白内容的合同交于合同相对方的,应视为对合同内容的概括性授权以下案号的民事裁判文书:(2023)最高法民申1889号、(2020)最高法民申5986号、(2020)最高法民申5948号、(2020)最高法民申1111号、(2018)最高法民申3112号、(2015)民申字第1654号等。
再审申请人刘发旗因与被申请人贾永秀合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20)冀民终55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2025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情况和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
案涉工程完工并交付,且分包人与总包人已结算,实际施工人是否可以分包人与总包人的结算为依据,向分包人主张工程款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11月19日作出(2021)最高法民申6282号民事裁定:驳回C公司的再审申请。